ZHCSTE6B October 2023 – October 2025 RES11A-Q1
PRODUCTION DATA
請參考 PDF 數(shù)據(jù)表獲取器件具體的封裝圖。
傳遞函數(shù) 方程式 41 假定 RG1 = RG2 并且 RIN1 = RIN2。在沒有此假設的情況下,如下所示對差分放大器的傳遞函數(shù)進行了更好的描述:
如果 RG2 + RIN2 和 RG1 + RIN1 的端到端值足夠匹配,則上面公式中對應的項會抵消。RES11A-Q1 的端到端失配 規(guī)格用比率 項描述了這種誤差的典型值;為簡潔起見,該誤差項表示為 tE2E。
RG2 / RIN2 的比率誤差用 tD2 表示。RG1 / RIN2 的比率誤差通過分壓器之間的 RG 失配比率 規(guī)格進行描述;為簡潔起見,該誤差項表示為 tD2D。
因此,有效傳遞函數(shù)為
為了進一步分析,輸入電壓 VIN+ 和 VIN– 首先表示為共模輸入電壓 (VCM) 和差分輸入電壓 (VDIFF)。
方程式 55 依據(jù) VCM 和 VDIFF 表示為
相對于 VCM 或 VDIFF 的增益誤差通過對給定變量所求的 方程式 60 部分導數(shù)來計算。
由于誤差容差項 (1 + tD2D) 和 (1 + tE2E) 是乘法項,并且 tD2D 和 tE2E 都是零均值,而且在亞 200ppm 范圍內具有標準偏差,因此 tD2D × tE2E 的誤差貢獻小于 0.01ppm,并假定可以忽略不計。結果是三個項的代數(shù)和,所有項都被視為獨立的零均值高斯值,因此:
通過代入 tD2D、tE2E 和 tD2 的典型值,對結果項執(zhí)行平方根總和誤差分析,以描述傳遞函數(shù)的典型誤差。
考慮一個使用 RES11A50-Q1 的示例,使得 Gnom = 5。假設 tD2 = 81ppm、tE2E = 18ppm,且 tD2D = 86ppm。使用 方程式 63,計算出 tERReffective 為 ±120ppm,用于相對于 VCM 和 VDIFF 計算 VOUT。前者是共模增益誤差,而后者由所需的標稱增益項 (Gnom) 和不需要的增益誤差組成。
將 tERReffective 誤差乘以所需的過程控制值(例如六 Σ 方法的 × 6),可得到保守的最大范圍。由于電氣特性 中報告的 ±1σ 值已經包括保護帶并考慮了平均偏移,因此在許多情況下,較低的過程控制值(如五西格瑪)就已足夠。例如,求解 CMRR 的前面表達式只得到 78.5dB,而 RES11A50-Q1 的實際典型 CMRR 為 102.1dB。出現(xiàn)差異的原因是 tD1、tD2、tM 和 CMRR 的測量分辨率高于 tD2D 和 tE2E 的測量分辨率,因此后一個參數(shù)的報告值包括額外的保護帶。此外,保守建模方法假設 tD2D、tE2E 和 tD2 不相關,而對于許多器件,存在較弱相關性(例如 tD2D 和 tE2E 具有不同的極性),這會導致觀察到的實際誤差低于建模誤差。